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吊唁的最佳时间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吊唁的最佳时间以及吊孝什么时间去合适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吊丧是在上午还是下午报丧什么时候合适葬礼从古至今可以说有很多形式,中国传统观念都是死者为大,所以早些年在农村丧礼都举办的很隆重,随着国家提倡丧礼从简,现在很多流程都简化了,那么在农村一般传统葬礼都有哪些程序那?这些程序又是代表了什么意义?
由于各地风俗不一,丧礼的形式也不一样,早些年在我老家农村丧礼一般都举行三天,我爷爷早年一直是村里白事的主事人,所以经常听他讲些关于丧礼的一些事情。
第一天
老人快去世的时候一般家里人和同族比较近的人都守在旁边,当老人咽下最后一口气,由老人的子女给老人换上寿衣,戴上寿帽,穿上寿靴,然后把老人停放到门前的床上,盖上寿衣,在老人头上盖上一块白纸,小的时候一直比较好奇为什么寿靴都是用麻绳连在一起或者绑上,同时要防止家里的狗和猫尤其是猫靠近尸体,听爷爷讲,头朝外和鞋子绑上麻绳是怕出现诈尸,因为传言诈尸了尸体不会转弯,头朝外尸体站起来只能向里走,撞到墙就倒了,绑上麻绳尸体诈尸了也只能跳着走,这也许就是为啥电影里面的僵尸都跳着走的原因吧。不让动物靠近是怕灵魂附到尸体上出现诈尸。
把老人停放好之后,同族比较近的人请来村里的主事人,在主事人的安排下,孝子贤孙和同族比较近的人就开始第一次“压纸”,这是老家话,意思就是报庙,老人去世以后家里人要去村里土地庙报告老人死亡的消息。在老人去世后的两天早中晚都要进行一次“压纸”,第一天报庙的队伍基本上都是家里人和同族比较近的晚辈,晚上主事人会安排人员守灵及第二天早晨去亲戚家报丧。
第二天
吊丧
在主事人的安排下,上午就搭好了灵棚,供桌摆上老人照片及贡品,上午被通知的亲戚陆陆续续的赶到主家(就是老人去世的这家人,被称为主家),亲戚一般带一刀火纸(就是一把或者一包黄纸)来吊唁,进大门主事人开喊“有吊开”就是通知有吊唁的人来了,这时候灵堂里的孝子贤孙开始哭丧,亲戚吊拜、吊唁完主事人开喊“还礼”,这时候家属叩拜还礼,到了中午家人亲戚一起“压纸”,这个时候基本上都是浩浩荡荡的一大队人,男人人在前面一队,女人在后面一队,顺序按亲属关系排列。
“送仐”即大报庙,第二天晚上天黑以后,亲人要大报庙,报庙的队伍每人手里拿着一把点着的香,一边走一边把香扔到地上同时喊一声明路走,同族的人抬着一把椅子,椅子上面有一口放着发簪的饼铛,还有纸扎的马车、纸人。长子或者长孙拿着老人生前穿的一件衣服。到了土地庙以后把老人的衣服放到纸扎的马车上一起烧掉。听爷爷讲,送仐就是送老人的魂魄上西天,也可以说送老人的魂魄去黄泉路,扔到地上点着的香是为了给老人的魂魄引路,到了土地庙报完到以后坐着马车去西天。椅子上面的饼铛上面布满了锅灰,传说在去土地庙的路上,老人的灵魂坐在椅子上发簪就会在饼铛上面留下痕迹意思是看老人留下什么指示。
死老咽气后,家人应尽快向亲友发出报丧贴,或登门通报死讯,对远方的亲友,要告诉其开吊下葬的日期。
报丧:人死后,停柩一段时间之后,诸事准备就绪,亲属和子孙就要选日子报丧。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了。报丧仪式早在周代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即使已经知道消息的亲友家,也要照例过去报丧。
苗族报丧:
苗族报丧分三个过程。首先,老人刚落气,孝子就要拿出火药枪到院坝里朝天鸣放三枪通知本寨亲友。接着,孝子和媳妇们便烧好一锅水,脱去死者衣服,为其洗浴、更衣,然后请指挥师指路,意即将死者亡灵指引到祖先发祥地。
指路毕,将死者上马或入棺,再由孝子分头去通知邻村的亲属。若亲属住得远,也可等到确定安葬日期后再去通知亲属前来上祭和送葬。
专人前往报丧的顺序讲究。若死者是男性,要先通知其亲姐和亲妹家人;若死者是女性,要先通知其亲兄和亲弟家人。孝子到了亲属家门外时先磕一个头,进屋后在堂屋里再磕一个头,亲属家人见了就会招呼孝子到火塘边就坐。这时,孝子便向亲属通告死者去世的消息,并请亲属前往吊祭。
本村的亲友听到三声枪响后,不用请,不用召集,自动聚拢到死者家中帮助料理丧事;邻村的亲属得知死讯后,很快带上香、纸、粮、牲等前往吊孝;远处的亲属则要在安葬的头天即被称为“夸子”的日子里组织上祭队伍前来参加仪式。
关于本次吊唁的最佳时间和吊孝什么时间去合适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