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12生肖排序 > 文章页面

多少年是一个轮回(多少年是一个轮回?)

大家好,关于多少年是一个轮回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一个轮回是多少年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佛教里说的轮回是多少年一次什么是轮回一个轮回是多少年多少年是一个轮回

佛教里说的轮回是60一个轮回。

1、轮回的意思是“轮转”或是“生命的循环”。只要我们不自主的被囚禁在生死的循环里,就是在轮回之中。目前我们如同旅行者一般,被赋予宝贵人身。这次生命结束时,我们的心念——更正确的说是“心识能量的相续”,将无可选择的被“业风”吹至另一个生命里面。心识将居住在另一个轮回的身体之中,这个生命又会结束。我们的心识将继续不自主的向前推进,这种过程会一再重复,直到我们找到逃脱的方法。

2、是什么把我们系缚在轮回之轮呢?是行为创造出来的业力以及发动行为的烦恼。业和烦恼把我们系缚在不同的身体中轮回,就像绳子将犯人绑在柱子上一样。不同的是,我们自己为业和烦恼的绳索打结,痛苦并非他人加诸于我们身上的。

3、只要继续在轮回中流转,将不断经验不满足与苦恼。思索一下,目前这个身体,带给我们多少烦恼。我们必须喂养它,给它衣服穿,费心照顾它,以维持健康。我们必须在阳野或工厂里做工,赚钱养它,并建造房屋为它保暖。经过一天辛苦的工作,身体十分疲劳,我们的心也因而感到沮丧。然而,不管多么保护自己,身体还是会生病或受伤。即使没有人愿意和这个带来不适的身体绑在一起,似乎没有任何方法,可以让我们脱离它而生存。这种无法自由选择的情况,就是轮回的本质。

4、参禅极殊胜,但必须上根利智才易契入。常说开悟之人须有七朝天子福,九代状元才,不是凡庸的人都能问津的。并且开悟的人,往往还未断除后有,例如禅宗五祖戒禅师转世为苏东坡,苏东坡仍未解决问题,直到明朝转世为袁中郎,也是喜禅的文学家。袁以作《西方合论》的功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方才真了生死。所以永明大师说:“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跎。”就是指这类情况。只是初步明禅,而无求生西方净土之愿,十人之中就有九个人,反而是多废时间的。

5、佛说得人身者如足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足上土与大地土相比真是大海里的一个水分子!人身是很难得的。一失人身再复难!珍惜这难得的人身,潜心学佛,不研究这些无用的东西浪费生命,但求早日出离生死轮回,早生净土,与不退菩萨为侣,能亲聆弥陀说法,自度度人!

轮回比喻如轮转动,周而复始,无有穷尽。在中国人口中一个是六十年。称为六十甲子,如此周而复始,无穷无尽。

六十甲子又称六十花甲子,最古老的用途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纪年为60年一个周期,纪月为5年一个周期,纪日为60天一个周期,纪时为5天一个周期。六十甲子也指道家六十个星宿神。

中国古代人民用60作为循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进行循环组合,共得到60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如此周而复始,无穷无尽。六十一轮回,年月日时都是60一个循环。

西方的计时法中,一分钟是60秒,一小时是60分钟。一天24个小时,和中国传统的每天12个时辰两小时为一个时辰对应,中国用5天作为一个时辰的大循环,共是60个时辰。

扩展资料

轮回又称流转、轮转、生死轮回,意思是众生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生死不已,像车轮一样转动不停,循环不已。

在梵语中,轮回恰如车轮之回转,永无止尽,故称轮回。又作生死、生死轮回、生死相续等。佛教称为“六道轮回”。生死相续,无有止息。

大众部提出“一心相续说”,认为有情的心和心所的相续活动中,有着一种永恒的内在本性,这种本性就是轮回的主体。

大乘瑜伽行派认为阿赖耶识在轮回中被称为执持识,执持识是无始以来各种生类轮回转生的生命的主宰,也就是轮回果报的主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轮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六十甲子

六十年。

纪年为60年一个周期,称为六十甲子。是中国人民一个古老的发明创造,又称六十花甲子,其最古老的用途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纪月为5年一个周期,纪日为60天一个周期,纪时为5天一个周期。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古代中国人民用天干地支来表示年、月、日、时。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进行循环组合:甲子、乙丑、丙寅......一直到癸亥,共得到60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如此周而复始,无穷无尽。

扩展资料:

60在时间领域是个奇妙的数字。不但中国古代人民用60作为循环,在来自西方的计时法中,一分钟是60秒,一小时是60分钟。同样,在的一天24个小时,和中国传统的每天12个时辰(时辰也就是大时,两个小时为一个大时)对应,中国用5天作为一个时辰的大循环,所谓“五日一候”,共是60个时辰。

关于干支纪法的发明者究竟是谁,最早出现于何时,始终都是一个谜。据说,天干地支的发明者是四五千年前上古轩辕时期的大挠氏。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商朝第30代国王)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

这也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根据考证,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曾发生一次日食。这是中国使用干支纪日的比较确切的证据,而使用皇帝年号纪年则是汉武帝时期的建元年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六十甲子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